世界首個自動化制衣系統誕生 將引發行業巨變
制 作一件衣服,其它的復雜性,我相信不用我多說了吧?從衣袖到領口,甚至是衣服上的圖案,等等,從遠古時代一直到現在,縫制衣服一直都是由人類手工完成的。 或許你會對此感到驚訝,在自動化普遍存在的今天,制衣行業居然一直是人工占據主流。究其原因,是織物材料大多柔軟而富有彈性,這使得機器人并不能精確地對 其進行處理。
上周正值紐約時裝周開幕時,一家位于美國西雅圖的初創公司Sewbo 宣稱,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自動化制衣系統。
這臺制衣系統的發明者 Jonathan Zornow 表示,由于織物材料的特殊性,自動化未在這一領域進行廣泛的應用。對于一些形狀簡單的織品,比如汽車和飛機上的椅套,可以大規模自動化制作,但是對于很多種形狀拼接在一起的衣服,機器人就愛莫能助了。
所以整個系統最關鍵的地方在于紡織物材料。從動態圖里我們可以看出,這個材料更像是硬紙板,而不是柔軟的布料。Sewbo 公司制作出了可以暫時維持硬態的材料,這讓工業機器人更容易地制作衣服。
在制衣過程中,織物經過特殊的硬化過程處理,機器臂將其拿起、放下、交給縫紉機操作。剛剛做好的衣服看起來并不能穿,但是機械臂將其放進熱水里一燙,織物就會變軟。
一件米色的普通T恤就誕生了。
Zornow 表示這個硬化的過程,幾乎對所有的織物都有效果。這包括棉、滌綸、牛仔布、蕾絲以及一些家具布等。但這項技術對于不能打濕的織物不能產生效果,比如皮革和防水織物等。
然 而這個系統里機器臂并不是 Sewbo 自己研發的,而是使用Universal Robots公司的UR5 號小型裝配機器人。這個 6 軸關節式機器人通常用來處理一些輕型任務,比如將一個東西撿起來放置好。事實上,任何一個可編程的機械臂都可以應用于這一制衣系統。
“如果需要機器人在 3D 的空間中制作出更加復雜的形狀,你可能需使用到所有的 6 個軸,但很多的縫制工作都發生在 2D 平面的空間里,所以使用的軸數會更少。”Zornow 說道。
Zornow 表示這個自動化制衣的解決方案是業內渴望已久的,他的系統將引發全球制衣行業的巨大變革。
首 先,對于制造商來說,整個系統避免了勞動力相關的諸多問題,而且縮短了供應鏈,減少了全球供應網絡的復雜性。另外,數字化制造還會顛覆時尚產業,以后設計 服裝并不只是設計師的專屬權利了,因為一旦這個系統能夠大范圍運行,定制化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將變得異常簡單和便宜,而這也會帶動普通消費者購買衣服方式的 變革。目前已經有軍隊對于用Sewbo生產制服很感興趣,Zornow表示Sewbo日后主要的工作就是將專利授權給生產商。
假如自動制衣系統普遍全球,會是一種怎樣的狀況呢?是好還是壞?科技的進步是一種好的表現,人工的淘汰會不會造成大量的失業?對于此,我只能表達個人的意見,科技進步成就了現代化社會,人群應該也會跟進時代!